《旅行 履行》回來的旅人「旅行改變我的5件事」:更甘願生活

文章最後更新於 2016-11-24

你知道嗎?「活著」與「過生活」是徹底不同的兩件事。

活著是還有呼吸,一種仍然在世的證明;而生活是種感受,知道環境冷暖,會覺得開心、覺得痛,會想盡辦法讓自己更好,讓每一個明天都比現在更好。

很多人說「人有無限可能」,我完全同意。如果把一個活生生、有知覺的獨立個體,塞進一個複製又複製的現實框架,天底下每個人每天做著重複的事,逼迫有著同樣的教育、同樣的成長、同樣的價值觀,世界會變怎樣?我們會變怎樣?

大概只剩下喘息吧。

所以「學會和自己相處」變得很重要,與其將旅行能說成一種行動,不如看成是一種能力,也是態度:對於身邊的所有事物,無論微小或巨大,都能發覺收藏。

shutterstock_428975950
圖片來源:易遊網

旅行改變了「性格」

離開熟悉的環境,隻身去遠行,原本再剛硬、暴躁、急性子的性格,在異地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,硬得如牛的脾氣恐怕也無法勝過機靈的智慧。看過世界後,會大大磨去原本有稜有角的個性,遇到問題反而會冷靜下來,好好思考如何處理。

shutterstock_457572232
圖片來源:易遊網

旅行改變了「胸襟」

聽過「井底之蛙」吧?青蛙一輩子生活在井裡,覺得世界好大好遼闊,與牠終日為伍的大概只有小蟲子;當有天青蛙出關了,才知道這世界還有池塘、有草原,還有海洋,有貓狗、有人類、還有獅子大象。到了那個時候,你還會計較小蟲子不小心越了界嗎?

shutterstock_500946649
圖片來源:易遊網

旅行改變「價值觀」

我視為人生非常巨大的改變,價值觀的轉換,讓人改變追逐的目標,也能改變生活的方向。曾經揮霍於外形華麗卻不夠實用的物品,甚至盲目追隨,購物太過隨心所欲,對未來毫無規劃,在外繞過一大圈回來才了解,名貴的外表也敵不過快樂日子來得實在,夜夜笙歌的PARTY也比不上充實自我來得踏實。

shutterstock_436946371
圖片來源:易遊網

旅行改變「外表」

年輕的時候,總是大方展現自己青春洋溢的身材,越少的布料越能吸引更多的目光,把浮華虛榮的崇拜作為自身價值的證明,很可惜,這些鏡花水月無法亙久。走遠一點會發現,自己懂的太少,然後才把心思轉移到內在的充實,汲取新知;外表也更重質不重露,讓自己看起來更有質感。

shutterstock_354764354
圖片來源:易遊網

旅行改變「未來」

在異地,脫離繁雜的現實、繁瑣的雜事、繁複的工作步調,才能好好思考「關於自己的大小事」,要的是什麼、失去過什麼、又獲得了什麼?

有思考才有改變,正因為清楚定位才甘願生活,知道現在的這一切都會到達更好的遠方,也知道如何往自己選擇的道路努力,途中如何好好的過每一天。
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