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要羨慕FB那些旅行風景照」 藏在照片後面的故事

文章最後更新於 2016-08-31

有些事旅人不說,你永遠不知道
 
「我不敢相信有這麼多人,因為害怕、恐懼,而屈服於生活上的現實,一輩子閉著眼睛活著,錯過那麼多美景。」
長越大,夢想卻越小。小時候滿滿的志氣,說要環遊世界;長大一點,想跟著朋友去打工度假;進入職場後,只能希望請個3天假去日本玩。

「旅行」這件事越來越難,勇氣越來越少,離開舒適圈變的越來越像夢。
圖片來源:易遊網
不要羨慕別人打卡的風景,自己的故事更美麗
在擁擠紛擾的都市最大的旅行,大概是從FB或IG上瀏覽朋友的世界風景,「奇怪,他們都不用工作嗎?」心裡最常出現的一句話,然後既羨慕又忌妒地按了讚。
千萬別羨慕網路上那些美好的照片,旅行的人才真正知道,經過鏡頭再修飾後的世界,其實是花了多少時間、體力、精神才足以到的了的風景,瀏覽的人永遠不能了解,其實最美的,是這一路如何到達的過程和風光。

圖片來源:易遊網
你在創造一個新的可能
騎鐵馬到西藏的《轉山》作者謝旺霖,因為失戀,一個人到了新疆、西藏療傷,「想要找一個沒有思念的地方」,怎知道西藏就這樣一去再去,還一個人騎單車,登滇藏高原,後來寫成《轉山》,迎來預期以外的演講人生。
人生的際遇該怎麼說呢?如果一直躲在小角落裡,平庸過日子,再美的際遇也找不到你。
旅行最困難的,永遠不是「時間」或「金錢」,而是「決定」和「起身」。

圖片來源:易遊網
不以為意的曾經,這輩子都會陪著你
五年前還是位嬌生慣養的千金,沒倒過垃圾、沒掃過地,「順心」這兩字對我而言是:理所當然。後來,大二暑假到綠島打工一個月,髒亂的貨櫃屋分割兩間房,一間用來囤積汽油,工讀生就擠在對面潮濕淹水的那間;大三寒假,迷迷糊糊報上了國際志工,一個人到了天寒地凍的重慶山區作支援教育,連胡椒粉都嫌辣的我,回來已經能吃「重慶麻辣鍋」。
當下沒時間想,這兩段經歷能成長什麼,很多年後才知道,走過曲折、顛簸、崎嶇的道路,我們不就都是這樣,才成長為堅毅獨立的性格嗎?

圖片來源:易遊網
人生沒什麼好失去的,那就用盡全力的活著
幾年前,安海瑟威主演的「One Day」(譯:真愛挑日子),對我而言,比Prada那部片更深刻,男女主角學生時代相識,從乾淨巨大的夢想,經歷被現實綑綁、事業的低潮、各自婚姻的受挫,再回到彼此身邊決定攜手,最後女主角卻意外死亡。是電影,卻比人生更真實。
我看到另一面樂觀的結局:幸好這輩子,他們有過最後那短暫的愛情。
如貝克漢腰間那行刺青「生死有命」,離去的時間若已注定,那就放手一搏,不要浪費每一個小小願望、不要浪費每一分一秒,你說的再見,有可能是再也不見。
 

圖片來源:易遊網
多一點膽識,看更美的風景
不再往前走一點,怎麼知道底線,測了自己的能耐,往後的困境就沒什麼熬不過了,別再羨慕別人了吧,這一回換你說故事。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