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後更新於 2017-01-26
今天要挑戰的是「榮登2016年最難玩的城市第一名」桃園,但桃園一點都不難玩,私房景點就藏在山林裡!
想到大溪你想到什麼?應該是大溪老街和豆干對嗎?逛完老街別急著走,請再往山林裡走去,山中小徑的終點竟是一百多年的大溪老茶廠。
大溪老茶廠
源自於1899年的大溪老茶廠,至今已有118年歷史,當時日本的和名日本三井合名會社來台開拓茶園,後來在大溪水流東地區興建製茶工廠,就是現在大家知道的「大溪茶廠」。
以前的台茶非常興盛,出口貿易讓台灣賺了不少錢,不過1956年的一場大火讓大溪茶廠付之一炬。
為了重現當年老茶廠的風光與榮耀,2010年「大溪茶廠」全面修繕,並保留了高挑建築、藍灰色窗櫺及平滑的水泥地,舊石牆與原木樑仍可窺見歷史斑駁痕跡。
茶廠遼闊,外觀是當年日本人參考印度大吉嶺茶場所建,再融和台、日風味,綠草如茵,再舖上步道彷彿進入製茶的時空隧道。
製茶老機器,懷著滿滿感激攝下這張照片,感謝曾經賣力、感謝不曾抱怨,感謝日頁的運轉帶進多少繁華。
一進門滿是溫暖茶香,各式茶類禮盒、精緻罐裝頗具質感,像是把傳統喝茶的文化、百年製茶的光景、茶香、茶濃、茶的心平氣和,通通包裝好,讓你帶走。
穿梭在茶葉悠悠時光,來到閱讀區,抬頭盞盞燈光照著本本茶歷史書冊,這段故事永遠不會忘記。
下午茶區,直接在這品茶,明亮的落地玻璃讓陽光盡情撒進,啜的這口茶百年得來不易。
後院散步,自由自在,隨意漫步在茶廠的庭院中,有著濃濃日式風味的水池;灰白水泥與大溪藍窗框,二樓也有人穿梭巡迴,這天很冷,但意外的坐上平台是如此溫暖,也可能是茶在手心的溫度。


放映區,沒放映的時候就這幾排冷冰冰的彩色鐵椅,從鐵椅的舊繡不難窺見茶廠的歲月。

基國派老教堂
走完了茶廠,另一個山林裡的小秘境─基國派老教堂。
原以為基國派是某個宗教的派別,來訪後才知道原來「基國派是當地部落的名字」。沿指標轉進岔路時,很明顯就能看到教堂,不過心裡想:難道是走錯了嗎?
映入眼簾的第一座教堂是後來才新蓋的「三民長老教會」,停好車往下走才是「基國派老教堂」。

建於民國52年,是泰雅族的宗教凝聚地,當時村民大家合力從附近的蝙蝠洞搬運石塊,一塊塊石塊堆砌而成的教堂可都是村民們的汗水,還曾被文建會評選為「台灣歷史百景之一」。

後來這小巧優美的教堂不敷使用,才在上方興建一棟新教堂,而舊的「基國派老教堂」還差點被拆除,幸在各方文化人士奔走下,才得以重建整修於你我眼前;現在的基國派老教堂更是地方文化會館,將泰雅族的文化世世代代傳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