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不為人知的十個小祕密

文章最後更新於 2016-08-25

兼具貴氣跟浪漫集一身的巴黎,除了那些廣為人知的精品、塞納河、聖母院、巴黎鐵塔、羅浮宮等等,它還藏著些不為人知的觀光景點跟文化習俗!以下就會大家整理了十點關於巴黎的小祕密



還有第二條秘密河流

想到巴黎,沒有人不知道”塞納河” (Seine),但鮮少人聽過巴黎的另外一條秘密河流 la Bievre。原本她是一條在巴黎南區的一條S型河流。但因為河堤兩邊當時都是些磨粉廠、鞣革廠、染房等等容易造成有毒汙染的店家,la Bievre在1912年因嚴重河水汙染問題而被填平了。



老巴黎只有12區,而且還是混亂的被排成列
現在的巴黎成螺旋狀排成20個區域。但老巴黎其實只有12區,而且是成複雜又沒有邏輯的區分。為甚麼只有12呢?是因為”13″在西方國家而言,是個非常不吉利的數字。所以當時區分到12之後,就停了。1859年,巴黎知名都市計畫師 Baron von Haussmann 重新規劃時,可能他沒有迷信這種傳聞,因此現在的巴黎依序從1排到20。



巴斯底獄依然存在,用一種零碎的形式
巴黎地鐵有一站叫 “Bastille” (巴斯底獄),許多觀光客慕名而來希望看到西洋歷史上必會提到的監獄。當初暴動的時,叛亂軍並沒有把整個中世紀的建築物摧毀。反倒在暴動後的第二天,把巴斯底獄被拆成一塊一塊當成紀念品被販賣,就好比柏林圍牆倒塌的那一些,許多磚塊都被拿來販售一樣。除了變成紀念品,巴斯底獄的一磚一瓦更被用來當作造橋的材料,像協和橋(Pont de la Concorde Bridge)就是個代表。



巴斯底廣場的紀念柱並不是用來紀念攻占巴斯底獄
許多人一定認為位於巴斯底廣場的紀念柱要馬就是紀念法國大革命,要不然就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象徵”攻占巴斯底獄”。但其實兩者皆非。她其實是用來紀念1830年的法國七月革命 (July Revolution)。七月革命當時推翻了查理十世的政權。紀念柱在刻了當時英勇犧牲的革命鬥士的名字,超過800名鬥士也長眠在廣場底下的公共墓地。



巴黎還有另外一個凱旋門
除了香榭大道上的凱旋門之外,巴黎還有好多個拱形、表示勝利的拱門。這當中,最有名的就是位於羅浮宮廣場的卡魯索凱旋門 (I’Arc du Carrousel)。這也是拿破崙在1808年為了迎接打勝仗的軍隊而建造的。



巴黎還有三座自由女神像
自由女神並不是紐約限定而已!在巴黎,還有三座自由女神。當你坐著塞納河觀光船經過艾菲爾鐵塔附近的時候,你可以會驚訝你看到了迷你版的自由女神。這並不是山寨版的,是原版並也出於一樣的法國雕塑家 – Auguste Bartholdi 之手。除了這個以外,在盧森堡公園 (Jardin du Luxembourg)跟工藝美術博物館 (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)前可以找到另外兩個的蹤跡。



法國藝術區蒙馬特不只是神聖(holy),而且還是個巴黎最多洞 (holey)的區域
蒙馬特是巴黎藝術的中心,在許多藝術家的心裡,是個畢生一定要來朝聖的景點之一。但它除了Holy (神聖),還很 Holey (多洞的)。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蒙馬特也以石礦出名。早在2000年前,羅馬人就曾經來這裡挖取大量的石頭來搭建寺廟等等。除此之外,巴黎有名的燒石膏 (plaster of Paris)也是來自於這裡。這些原因導致蒙馬特變成像瑞士起司一樣一個凹洞一個凹洞的。



跟巴黎人說你好,非常重要!
很多人對於巴黎人的印象就是冷漠!但其實要讓巴黎人心情好非常簡單,只要記得說”早安你好” (Bonjour)。如果你不想要被冷淡的對待,當你看到巴黎人、進入商店、遇到服務生,記得,順口說一句 “Bonjour”,包準你在接下的時光都可以有好氣氛!



法國人對於麵包跟起司的狂熱
法國人對於麵包的熱愛,從為了法國麵包制定法律就可以看的出來。法律規定了法國麵包的材料、長度、跟價錢,任何不符合的都不可以被稱之為”法國麵包” (Baguette)。全巴黎有超過1200家麵包店,每個小區的麵包店也會協調休假,讓巴黎人每天都買的到新鮮的麵包。除了麵包,起司也是每日會出現在餐桌上的東西。



巴黎的乾杯文化

跟法國人出去喝酒時,在跟每個人都乾杯之前,絕對不能先喝。沒錯,每個人都要,還是要一對一的說”cheers”。沒乾先喝在法國是件超級沒有禮貌的事情。法國人喝酒的程序是,先舉杯輪流跟全桌的丁當碰杯說Cheers。說話的時候,切記要看著對方的眼睛。乾完一輪之後,才可以開始喝酒。





部分資料來自( CNTraveler)

發表在 未分類 中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