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後更新於 2016-08-31
電影《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》描述一名心理醫生,因生活的乏味而遺失了初衷與快樂,他毅然決然踏上尋找快樂的旅程,走遍中國、喜馬拉雅山、非洲等國家,卻在旅途中漸漸發現快樂的方法其實唾手可得、隨心之所向。
「很多人認為快樂就是變得更有錢、更重要。」電影中道出讓人迷失快樂的盲點,金錢與權力或許可以滿足物質生活,卻不見得與快樂劃上等號。最富有的國家不一定是最快樂的,而最貧窮的國家也不一定不幸福;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─不丹,被譽為「最快樂的窮國」,雖不富有,但心靈富足。不丹人,不管是執政者還是人民都奉行「無欲則剛」的減法哲學,不迷信經濟成長率,對於平凡樸實的生活感到滿足。
在不丹的街道上,你不會看到紅綠燈,而是由警察指揮交通;這裡也沒有精品大道,而是齊頭整潔的招牌;沒有高樓大廈林立的水泥叢林,放眼望去盡是當地人極力保育的叢叢綠林…或許,快樂的準則並不取決於先天環境或後天物質生活,而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與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