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後更新於 2016-08-25
農曆鬼月,鬼城常常成為禁忌。但還是有愛冒險、不迷信的遊客,勇敢的想要為人生增添些勇敢的事蹟!以下就為大家準備了十個全球知名的觀光鬼城!膽大包天的旅人們,不妨計劃一下,朝聖體驗囉!
波迪,美國加州
Bodie California USA
波迪鎮(Bodie)是加州掏金時代的小鎮之一。當年人口超過一萬人的波迪鎮,在掏金熱潮漸漸散去之後,波迪鎮人口流失,於1942年正式成為無人小鎮。現在,超過百棟建築物的波迪鎮,開放給觀光客參觀。所有東西都保持原狀,呈現當時風味,讓人一睹掏金時代的生活。
魔鬼山雷達偵查接收站,德國柏林
Teufelsberg Listening Station, Berlin, Germany
1960年代,美國國家安全局 (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) 在魔鬼山 (Tefuelsberg)建造了這座雷達偵查接收站,好用來監聽蘇聯跟東德之間的軍事通話。現在,想要見證冷戰時期歷史遊客,來魔鬼山就對了。除了看見歷史,柏林最高點的魔鬼山也是看日落的絕佳地點。
密蘇里州立監獄,美國密蘇里
Missouri State Penitentiary, US
1836開始,2004年結束,100多年來,這監獄發生過無數次鬥毆、暴動、甚至是火燒牢房等等暴力事件,也讓這座擁有168年的監獄被《時代》雜誌稱為”最血腥的47英畝”。現在只要付點門票,就可以進入體驗黑暗人生。這裡完整的保留了女子監獄、站式牢房、地牢、毒氣室等等。大膽的遊客還可以申請在監獄睡一晚的獨家體驗。
軍艦島,日本長崎
Hashima Island, Japan
位於長崎半島的軍艦島是當時因開採煤礦而興盛的小島。人口超過五千人的軍艦島在1974年停止開採煤礦之後,變成無人鬼島。日本政府封閉了35年,直到最近才從新開放參觀。除了礦場設施,遊客還可以在島上看到住宅、學校、醫院、寺院等等的娛樂醫療設施。而島上的工業設施也在2015年被列為世界遺產,成為明治時代日本工業革命遺跡的一部分。
泰納漢姆漁村,英國多塞特郡
Tyneham, Dorset, UK
被封為“為英國而死”的泰納漢姆漁村(Tyneham),原本只是個位於多塞特郡沿岸的小漁村而已。直到1943年,英國政府宣布將它列為諾曼地登陸的地點後,村民也被迫遷移。因漁村之後還是被當作軍事用地,所以就算戰爭結束後,村民也無法再搬回家園了。現在只要避開軍事演練,遊客都歡迎參觀,一睹20世紀初期英式小漁村的樣貌。
福特藍迪亞鎮,巴西
Fordlândia, Brazil
福特汽車當年因要擺脫進口原料的壟斷市場,決定自行生產輪胎原料。為了這個計劃,福特汽車在亞馬遜雨林買了一整塊地,打造成美式風格的小鎮。小鎮裡除了工廠以外,福特也為了體恤外派的職員而建立商店、餐廳、醫院、高爾夫球場等,讓員工可以有個舒適的生活。但因這項計畫後來證明失敗,也是福特汽車有史以來最大的敗筆之一,藍迪亞鎮也就此被拋棄在雨林當中。喜愛冒險的旅客們,雨林中的藍迪亞鎮絕對有資格列為口袋名單!
舊蘇聯金字塔鎮,挪威斯瓦巴
Pyramiden, Svalbard, Norway
挪威金字塔鎮是當時俄國的礦工業區。島上除了工廠之外,想要尋找全球最北端的”鋼琴”,也在此!身為俄國工業區,當然少不了當時蘇聯時期的雕像。這小鎮一直營運到1998年才因礦場殆盡而沒落。不過負責管理的礦場公司想出了奇招,把小鎮重新整修,變成有荒涼、與世隔絕的景點,也算是幫金字塔鎮轉型!
史賓納隆加島,希臘
Καλυδών (Spina Lunga), Greece
位於希臘克里特島(Crete)東邊的史賓納隆加島(Καλυδών)是歐洲當時所剩的最後幾座專關痲瘋病患的隔離島。從1903到1957年間,史賓納隆加島形同痲瘋病人的小小生活圈,島上有理髮院、教堂、戲院等。直到1950年代痲瘋病找到醫治的解藥後,患者痊癒並離開了小島。現在,想要知道當時病患與世隔絕的那種寂寞心情的遊客,隨時歡迎到島上體驗!
波索斯礦城,墨西哥
Mineral de Pozos, Mexico
在2012年以前,波索斯礦城 (Mineral de Pozos)是個不折不扣的鬼城。墨西哥政府為了提倡這礦城的歷史跟文化,著手把這打造成Pueblo Magico – 魔幻城鎮!ˋ這樣的改造,吸引了藝術家跟觀光客的進駐。在波索斯礦城可以一覽當時礦區工業、教堂、鬥牛場等等的16世紀歷史樣貌。
聖埃爾默鎮,美國科羅拉多州
St Elmo, Colorado, USA
1880年建造的聖埃爾默鎮 (St Elmo) 是美國掏金熱潮另一個代表小鎮,它也是科羅拉多州保存最好的鬼城之一。據說,淘金熱潮沒落之後,當地的居民於1922年搭著最後一班火車一起離開小鎮。如今,聖埃爾默鎮被當作是當時掏金時代的縮影,我們想像中那種荒漠中掏金小鎮的生活景象,都在聖埃爾默鎮被完整保存。
部份資料出自 (theguardian)